招募全球渠道销售商/代理商,联系人:邱先生,联系电话:+86-13868028816

高金林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展览暨产业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5月6日,CHFCE2019(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展览暨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大会聚集了国内外多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展示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先进产品的同时,一起交流业内先进技术,对行业安全、行业痛点及瓶颈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力求在关键问题上逐个击破。

 

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受邀参加本次大会,并发表了题为《氢能之路走向何方——浅谈我国氢能供应瓶颈及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从国内氢能产业现状、氢能产业技术瓶颈、政策瓶颈、液氢的优势、氢液化储运关键技术等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我国建立一个既便宜、方便、安全又合法、合规、合理、合情的氢能供应体系,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以下是高金林在CHFCE2019大会上的发言:

 

 


感谢会议组委会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谈谈如何解决我国氢能供应的问题。今天我主要想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中国建立一个既便宜、方便、安全又合法、合规、合理、合情的氢能供应体系。

 

全球加氢站总数不到400座,国内目前正在运营的加氢站不到20座,虽然这些稀少的加氢站推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但是对于当今推广普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要求相当遥远,仅中国的汽车加油站就有12万座以上,相比之下,加氢站的建设之路任重道远。

 

加氢站数量稀少的原因之一是目前加氢站还不能在一个盈利模式下运营,不能盈利的原因之一是我们还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氢能供应体系。到了2030年,我国的氢燃料汽车有望达到百万辆级,那时每年加氢需求量达到近百万吨级。为了实现百万辆级氢燃料汽车在路行驶,为了实现规模化氢能的应用,建设一个有效的氢能供应体系将成为关键。我们这里提出的有效的氢能供应体系,不仅是氢能的供给要便宜、方便、安全而且应该是合法、合规、合情的一个氢能供应体系。

 

首先分析一下我国的氢能产业现状:由于氢是二次能源,不像化石能源独立的存在于自然界,所以规模化推广应用氢能,首先必须搞明白氢从哪里来。我国是一个氢气生产大国,年产约2400万吨氢气,98%主要用于化工,有人说哪里便宜就从哪里搞氢源,这样就变成了煤制氢,目前工业制氢自然成本最低,但你把污染源从一端移到了另一端,不符合人类发展氢能的初衷。又有人说氢能应用的氢来源必须是水电解制氢,这样才符合终极清洁能源的要求,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水电解的成本相当高,高得用不起,需要一个漫长阶段的技术突破。所以最合理的氢源选择,在中国应该是工业副产氢。就目前而言,中国焦炉煤气年可供325万吨氢气,氯碱工业年可供氢25万吨氢气,轻烃脱氢年可供氢气58万吨。

 

一方面我国工业副产氢充足,成本低,无法全部利用,一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时发现无处加氢,价格高。我现在分析一下问题在哪里?瓶颈在哪里?
 

首先分析一下技术瓶颈,没有建立好有效的氢能供应体系的瓶颈之一在储运。

 

目前国内外除欧洲建有少量的氢气长途输运管道外,各国氢的储运主要依靠压缩氢气和液氢储运两种方式。在我国除航天领域,氢能都利用压缩氢气的方式进行储存和运输,然而液氢储运无论在储运成本、储运效率、占地面积都比压缩氢气具有极大的优势,然而国内在民用工业上是一片空白。

 

研究分析表明,无论用什么方式制氢,以氢液态储运的方式是其用氢成本最低。液氢加氢站的建设成本也相对低,氢气液化过程中可以固化去除所有杂质,使氢纯度大于6个9,充分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对氢气纯度的要求。

 


 

这个图表表明当一个加氢站每天加氢在500kg以上时,液氢储运更经济,在加氢站方面,与中国国内一样起初都是以气态氢加氢站建设为主用于示范,随着规模的扩大,开始逐渐建设液氢加氢站,目前全球约有1/3的加氢站为液氢的,中国仍然还是空白。关于液氢,除了航天发射外,液氢工厂相关装备制造关键技术也几乎空白,目前在中国液氢尚不能公路运输。

 

再来讨论一下政策法规方面的瓶颈,由于没有相关的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制氢、储运、加氢站审批难,审批难得一个关键问题是国家把氢归纳为危化品,没有作为新能源管理,应该参考天然气,虽然甲烷归为危化品,但国家能源法把天然气定义为能源,其实天然气就是甲烷,目前国内所有能源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没有涉及到氢能的文件,其实氢不比天然气更加危险。

 





 

另外,由于2015年危险货物编号中将液氢列为危化品,目前液氢公路运输无法获得审批,然而发达国家液氢均可与汽油一样进行公路正常运输。

 

加速我国氢能供应的解决方案,就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不仅便宜、方便、安全而且合法、合规、合理、合情的氢能供应体系。

 

合法合规:全力推动氢能作为能源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制度,包括液氢储运、加注及液氢的加氢站的标准法规法律。

 

合理:为实现2030年百万辆车百万吨氢的规模,现阶段氢能的合理来源在现阶段应该是中国的富裕工业副产氢。

 

合情:氢能的用氢成本与当前的汽柴油相比是合情合理的,追求氢气是最便宜的能源,当前来说是不可取代的。

 

体系:通过相关各省市的工业副产氢建设液氢工厂,在各地建设液氢储运门站,在全国建设类似LNG供应体系的液氢生产、储运、加氢站供应网络。如果未来制氢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诞生了成本更低的水电解制氢技术,也可以立刻通过液氢供应体系,迅速将氢供应到全国各地。

 

以下是中科富海为建立有效的供应体系正在做一些工作:

谢谢大家!

© 京ICP备17020974号-1 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